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晋国公太傅韩公行状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
曾祖符。
皇朝潭阳郡太守
祖大智。
皇朝河南府士曹参军
吏部郎中
父休。
皇朝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
司空
谥文忠公
京兆府万年县洪固乡冑贵里韩滉
年六十五。
公继代生贤。
左右王室。
郑武之贤。
韦平之美。
开元中解褐。
右威卫曹参军
丁文忠忧。
服阕。
京兆府同官县主簿
又丁内忧。
孝贯神明。
服除。
太子通事舍人
肃宗灵武
监察御史北海郡司马
北海节度判官
道阻未行。
通州刺史
寻充山南西道采访使判官
时宰丑正。
彭王府咨议
诏除殿中侍御史
累迁祠部考功吏部员外郎
判南曹
寻迁吏部郎中给事中兵部选事。
有盗杀富平
倚为禁兵。
特诏释之。
密疏闻状。
遂伏其罪。
尚书左丞
知吏部选事
有拥马陈词。
造阶抗议。
曾不再烦主吏。
重阅簿书
片言遣之。
莫不心服。
户部侍郎
判度支管诸道青苗税户。
属国计空耗。
上难其人。
服勤九年。
出利百倍。
左藏之钱至七百万贯。
大仓之至数百万斛。
其边储或五六万。
或十馀万。
有附大臣閒于先帝者。
刘向羊头山
云权量久差。
公曰。
山之南北。
地之肥瘠。
禾黍不同。
会内藏有隋朝铜㪷。
果不差异。
安邑解二县盐池
比岁水涨。
甚于往年。
有漫生红盐之瑞。
谏议大夫检覆。
致祭祠宇。
号宝应灵庆池
宣付史馆
太常卿
出为晋州刺史
苏州刺史
充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
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
依前充浙江东西观察使
令行风动。
无敢犯者。
信安洪光东阳狼山僧惟晓等。
结连数郡。
荧惑愚氓。
破其巢窟。
伏戎自殪。
山越一清。
管郡十五户百万。
尹亭长书佐小史牧守。
通数万人。
自公区处。
不朽之作。
乘舆播越。
畿甸路断。
公日遣一使。
閒道赍帛。
表诣行在。
诸道未知行在。
营将士无不引还。
唯公所遣兵。
河南冲要。
坚守不退。
兵马使董晏。
将三千人镇徐州
部将沈清等颇违军禁。
公遣一介。
赍牒辕门。
笞晏二十。
沈清等六十八人。
悉按军令。
徐方既定。
检校吏部尚书
金紫光禄大夫
封昌黎公
改封南阳
天子幸梁川巴山道。
判官何士干领健步七百。
负绞练十万疋。
上献天子。
六军从官。
扈跸千里。
时属维
未颁春衣。
表至行在。
众情大悦。
公又命从事裴枢李伦徵巡。
内兵甲麾下将士合三万人。
翊卫銮舆。
收复京邑
上深嘉叹。
特加检校尚书右仆射
李希烈众军东下。
志吞淮济。
公即日遣兵马使王栖曜李长荣柏良器
以劲卒万人。
溯流千里。
倍程救援。
才及雎阳
贼已陷襄邑
宁陵
栖曜等突围乘城。
矢中元恶。
凶徒慑遁。
不敢东顾。
淮南初丧节度使
大将王佋。
带甲数千。
夜犯城府。
或出权计者。
云江南兵至。
佋兵遂散。
杀戮甚多。
士卒骄矜。
争邀厚赏。
率居人商旅五十万缗。
符牒已行。
人情恟恟。
公即日遣都虞候李栖华谓兵马使张瑗等曰。
收复上都
六军未赏。
节度薨殁。
岂名为功。
赋敛擅兴。
何人造意。
诸将引过。
横调立停。
及大驾还都。
进封郡
希烈尽锐攻陈州
公命诸将与宣武军合势。
破贼数万人。
关中初复。
公以为国无年储。
何禦荒俭。
陈围已解。
汴路即通。
抗表请献军粮二十万斛。
从本道直至渭桥。
公命判官元友直草创运务。
部勒趋程。
河中阻兵。
坚城未拔。
关河蝗旱。
军食不足。
船至垣曲
王师大振。
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加本道度支营田江淮转运等使
连岁蝗灾。
仰在转运。
公自晨及暮。
立于江皋。
发四十七万斛。
舳舻所至。
近远慰安。
贞元元年十一月十一日制曰。
江淮转运使某官某。
励精勤职。
夙夜在公。
厥有成绩。
进封国公
初封郑。
改封晋。
前后河南用兵。
宁陵睢阳之围。
彭城要害之地。
朝廷议勋。
特赐一子六品正员官。
又其军镇营宇。
舟船鞍马。
甲仗旗鼓。
羽革丹漆。
牛羊六畜。
难乎校算。
应缘两税。
唯有一榜。
人争及限。
吏不到门。
江南缣帛。
胜于谯宋。
二年冬十一月朝觐。
上深礼重。
委以大计。
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待空岩穴。
方归田里。
主恩弥深。
初愿遂违。
顾谓其族。
为当沥肝胆。
身涂草莽。
上答乾坤。
时属西北用兵。
仓库空竭。
公和籴五十万斛。
无敢夺期。
米价遂贱。
防秋士马。
储糗更无阙。
自公当漕运。
初年四十七万。
二年七十万。
末年一百万。
尚结赞普。
使六蕃。
抗言逆顺之理。
夷虏感动。
肝胆楚越。
张权者不敢惕息。
盗位者退而思过。
贞元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薨于昌化里私第。
春秋六十有五。
皇帝震悼。
辍朝三日。
制曰。
故某官某。
应运而生。
弼谐于我。
道符两曜。
德冠八元。
绥边。
以文经国。
方期难老。
式作宗臣。
孰谓不融。
尽瘁而没。
虽郑亡子产
卫失柳庄
憯悼之怀。
岂过于此。
过时谓(三字疑)抚床增恸。
当扆兴嗟。
厚申往襚之恩。
载荣优赠之礼。
可赠太傅
前后赙赠布一千疋。
米粟五百石。
钱四百万。
丧事供官
公践历四朝。
岁逾五纪。
炎不执扇。
昼不伏枕。
疾无杖屦。
居必矜庄。
自同官主簿
制一裘褐。
直为宰相
古人无食之马。
衣帛之妾。
更爽之居。
不足多矣。
沙门一行得圣人之道。
特写形影。
仰如宗师。
癖在春秋。
精于系象。
赋春秋七章。
著通例六卷。
并章奏词略十馀万言。
豁如恒星。
敦故旧。
重然诺。
好古博雅。
能书善画。
夫议大勋者则不书小善。
举大德者则略其细事。
故不殚论矣。
公有子弟。
闻斯诸。
不敢坠失。
况以宾客
从事日久。
泣慕清尘。
谨状。
贞元三年闰五月十八日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晋国公韩公故吏将仕郎大理寺司直顾况谨上尚书考功
伏以柱石元臣。
勋绩光茂。
孝则先意承志。
忠则知无不为。
能禁暴。
文以经国。
翊赞圣明。
懋建和平。
沃心造膝乎上。
长策宏规振乎外。
奄从流运。
恩轸睿慈。
今月日若驰。
将树。
名之典
请举旧章。
谨上。
奉天袁高等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九
袁高
杨顼(已上二人并曾任御史中丞
裴谞(曾任金吾将军
孙咸(曾任京兆少尹
周皓(曾任丹延都团练观察使
裴冑(曾任宣州刺史
崔造
殷亮
李舟(以上并任郎官何士干
姚南仲
陆淳
沈既济(已上曾任补阙拾遗)
右。
臣近因奏对。
言及任人。
陛下累叹乏才。
惘然忧见于色。
臣退而思省。
且喜且惭。
所喜者乐陛下急于求贤。
明君致理之资也。
所惭者耻近侍不能荐士。
微臣窃位之罪也。
辄自揣择。
思举所知。
犹惧鉴识不明。
品藻非当。
反覆参校。
未果上闻。
昨蒙宣示。
中书进拟量移官。
令臣审看可否者。
因悟贬降之辈。
其中甚有可称。
臣以素所谙知。
兼闻公议。
此状之内。
仅得十人。
状所不该。
又有三四。
或因连累左黜。
或遭谗忌外迁。
互有行能。
咸著名迹。
寘之清列。
皆谓良材。
若但准例量移。
及令仍旧出守。
固非陛下爱贤之意。
亦乖海内望理之心。
傥蒙特恩
追赴行在。
试垂访接。
必有可观。
录用弃瑕。
既符德号。
振淹求旧。
亦阐大猷。
谨录荐陈。
庶备采择。
其馀差序远近。
并具别状以闻。
谨奏。
戊戌年四月二十四日奏为兴起天下之治在于和平士大夫之心欲望圣慈与二三大臣主其议于上奏闻事伏候敕旨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三、左史谏草、《新安文献志》卷五
臣闻兴起天下之治易,和平士大夫之心难。
盖士大夫之心,乃治乱安危之所系也。
使其心皆和平,无分彼此,则念虑一务于体国,言议必期于可行。
高不沽激而为苟异之空谈,卑不诡随而为苟同之腐说。
辞符于意,事应于辞,讲明精详,规画坚定。
上以是而出命,下以是而奉行。
纲目牵联,臂指应顺
内与外相协,人与己皆同。
心力既齐,朝夕申儆。
一日行之有一日之效,一岁行之有一岁之功,何至于皇皇而不为哉?
奈何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私见角立,公道消亡。
此有谋焉,未必非也,方欲行之,而彼之窃议已摇于其旁;
彼有言焉,未必谬也,方欲举之,而此之异议已梗于其后。
宁于误国,莫肯降心以相从;
宁于败事,莫肯屈意以协济。
十羊九牧,一国三公
取舍既难,推行罔定。
前法淆于后令,旧章讹于新制。
晨朝之说,不保其莫夜之复尔;
今日之事,不保其明日之皆然。
但闻议论之繁多,不见施行之事实。
此岁月所以虚度,治功所以不立,而微臣所以痛心疾首,而不容已于言也。
方今外患未息,国步方艰。
陛下宵旰靡遑,虚怀无我,冀一闻于至论;
宰辅寝食俱废,敝精竭神,期洪济于艰难。
而士大夫不能一心以维张国论,勠力以共图事功。
胸中各险于山川,语下互生于矛戟。
九重之听之也,罔知所适从;
四海之闻之也,益加于皇惑。
事之小者尚不可望,其有立功之大者,抑何望其有成?
臣恐楮弊秤提之以渐,此平稳而可行者也,及将以求快意而变矣;
和战备守之相为用,此断断不可易者也,又将以立偏见而摇矣。
当人才乏使之时,欲从事于舍短取长之说,未必不又以罔功为言而易之;
当财用窘匮之时,欲从事于稽考措置之说,未必不又以生事为言而已之。
凡事如斯,日复一日,天下不复有可为之事,事功不复有可成之期,岂不大可惜哉!
揆厥本原,端由士大夫之心不能以和平,是以议论之多不能以归一也。
臣窃思之,天下之事,其始也不厌于多议,其终也必贵于有以主其议。
始而议不多,则无以反覆讲明,而求真是之归;
终而无所主,则无以果断力行,而期事功之济。
是必群工百执事聚而议于下,陛下与二三大臣相与主其议于上。
不责其议之全利而无害,而推择其议之害少而利多。
见之也明,行之也果,不轻徇而辄变,不乍为而遽已,则其成也有候,而其末也无忧矣。
商鞅不足道也,犹能坚持示信之说,以赞孝公,而卒以强秦。
范蠡未足多也,犹能坚持骄吴之说,以赞勾践,而卒以霸越。
孰谓以自有之天下,乃泛泛而无所主,以危迫之事势,乃悠悠而不早图哉?
王猛之遣麻思也,及暮而符已下,出关而郡县皆已被符。
韩滉之遣何士干也,归家而薪米已罗门,登舟而资装器用无不周备。
安有使一人则迟留而不果行,举一事则牵制而不能决者?
故夫主议者有定力,则士大夫之心不容于不和平,而天下之治不容于不兴起矣。
一得之愚,惟陛下幸裁之,臣不胜惓惓。
〔贴黄〕臣窃见今日楮轻钱重之弊,而熟思所以佐助秤提之术,偶得二说,敢以敷陈。
且会子本以便民之用,而今反不便者,以铜镪日寖稀少,而无以为之贴凑也。
近来州县权时施宜,或为纸帖子,或为竹木牌,或作五十文,或作一百文。
虽不可以通行,而各处行之为便。
今莫若尽收二百三百之破旧,而多造二百一百之新券,则自百文以上,皆无所事于镪,而贴凑之数,特百文以下而已。
由是人之仰于镪者少,而镪可渐轻矣。
又会价之落,多在输官之时。
方官物起催,限急星火,钱会中半,顷刻难违。
人忧责罚之严,只得低价兑纳。
会价一落,增长愈难。
然若不取之民,官司无以支遣。
切计官吏之俸给,旧例之杂支,事若从权,当全用会。
惟有军兵月请,势须半给见钱。
今莫若约计朝廷之与州县一岁军兵所须若干,先以泉司岁铸之数充之,然后斟酌取诸州县以足之,则所用于见镪不多,而所取于州县有数。
由是官司之仰于镪者又少,而镪可以一轻矣。
两说既行,官民俱便。
军兵之所请者,官以市价兑之,而复充循环之支。
下海之与鉟销者,官严禁令行之,而不持姑息之论。
由是见镪可以常有,官民仰之甚轻,而富室之私藏者徒积滞而无益,将不待告戒而自出矣。
凡此秤提之术,自与见行之令可以并举,两不相妨。
无变政易令之疑,而有钱轻楮重之渐。
愿陛下并与二三大臣熟议行之,实为幸甚,伏候敕旨。
处士段宏古墓志814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段处士宏古。读纵横书。
刚峭少合。尤濩落不事产。
人或交之。度非义。
辄去。以故年五十不就禄。
常以法家言抵御史大夫何士干。延以上座。
将用之。会士干死。
襄阳节度使于頔爱人大言。遂干以兵画。
一见喜甚。居月馀。
终不可与立功。又遁去。
陇西李景俭东平吕温。高气节。
尚道义。闻其名求见。
大欢。留门下。
或一岁或半岁。与言不知日出。
卒。景俭逐。
右拾遗张宿与然诺。南见中山刘禹锡河东柳宗元
二人者言于御史中丞崔公。公时降治永州
知其信贤。徼其去。
又南抵好义容州扶风窦偫。途过桂林
守旧知君。拒不为礼。
君愤怒发病。不肯治。
曰。平生见大人。
未尝相下。今穷于此。
年加老。接接无所容入也。
益困于俗笑。吾安用生为。
埋道边耳。居六月
死逆旅中。崔公为出涕。
命特赠赙。致其丧来永州
哭为祭之。与丧具道里费。
归葬澧州安乡黄山南麓上。君之死。
元和九年八月十六日。后某月日葬。
祖某官。父某官。
彭城刘氏。子知微知章。
皆未冠。铭曰。
廉不贪。直不倚。
困者安之。通者不以。
不惩其踬。卒以亢死。
观游非类。有贱非鄙。
何以葬之。黄山南趾。